来源:人气:646更新:2025-04-15 01:30:02
“世界可以无声,但他们永远有爱。”
清明档影片《不说话的爱》自上映以来,凭讲述关于听障群体的温情故事,收获到了不少观众的好评与关注。该片改编自感动百万观众的同名短片,导演沙漠用近三年时间,将短片拍成长片登上大银幕,为全国近三千万听障群体“发声”。影片由张艺兴、李珞桉主演,延续短片情感脉络,细腻刻画了聋人小马(张艺兴 饰)和女儿木木(李珞桉 饰)彼此为伴的治愈故事。
“爸爸弟”张艺兴与“小孩姐”李珞桉在影片中,一个常常觉得亏欠,一个默默心疼,用不同方式诠释着听障群体背后亲情的温度,共同勾勒出“爱的最高境界是互相心疼”这一温暖命题。同时,张艺兴首次挑战聋人父亲角色,全程以手语进行演绎,也成为影片一大看点,“张艺兴演技”“张艺兴手语形成了肌肉记忆”“张艺兴开拍前学了2个多月手语”等话题频上热搜。而小演员李珞桉饰演的6岁女儿则懂事得让人心疼,用最本真的情感成为了最打动观众的演技。他们两人在拍摄时的表现如何?导演沙漠又是如何打造这部作品的?近日,南都娱乐对话电影《不说话的爱》导演沙漠,分享影片背后的创作故事。
大量真实资料是创作剧本的底气
2021年末,在综艺节目《开拍吧》上,导演沙漠创作出了一部深深触动百万观众的短片《不说话的爱》。该短片讲述一对聋人夫妻如何努力让女儿勇敢开口说话的故事,赢得了包括陈凯歌导演在内的众多顶尖电影人的支持和喜爱。来自多方的好评给了沙漠将短片改编创作成长片的信心,四年后,由他创作的短片同名电影《不说话的爱》正式登上大银幕。
关于为何从创作之初就将目光投向听障群体,沙漠告诉南都记者,在参加综艺节目之前,一次偶然的新闻浏览让他开始对听障群体产生了浓厚兴趣,并计划接触与深入调研,其中国内首位获得律师证的听障人士打动了沙漠的内心。正好有了可以参加综艺节目的契机,沙漠便想起了当时早已埋下的题材种子。
谈及将短片拍成长片的初衷,沙漠坦言,听障人士需要一个更大的作品让更多人看见,让更多人了解他们的生活,更直言“拍完短片后,好像拍长片已经成为了一种使命”。
《不说话的爱》导演沙漠
相较于短片,长片将故事线更加聚焦于聋人小马与女儿木木这对父女身上。沙漠深入挖掘“父女情”这一主题,既向观众讲述了普世情感,又进一步诠释了听障群体背后那股温暖而强大的亲情力量。
在沙漠看来,听障群体背后蕴藏着很多动人的故事,因为他们内心深处有很强烈的跟这个世界表达的愿望。通过这次长片的拍摄,沙漠也感觉到自己在无形之中变成了他们的“嘴替”:就是想将他们的故事、两代人之间的情感纽带、与社会的接触、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,都能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融入到影片当中。
“我第一次接触听障群体是在2021年,创作完短片后,我又用了两年时间陆续跟不同的听障人士交流,倾听他们的故事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与编剧付丹迪一起走访,整理了大量真实资料,这些都是我们创作剧本的底气。”
在走访过程中,沙漠和团队逐渐发现,听障群体的生活同样充满美好与希望。沙漠特别向南都记者提及,在调研中他们还了解到手语也存在方言差异。
过去,大家普遍认为手语是一种统一的语言,但实际上,各地的手语因地域、文化等因素各不相同。对于聋人而言,他们在成长环境中学习的是自然手语,这种手语更类似于口口相传。另外一种手势汉语更像是一一对应的手语,其语法与自然手语并不相同,脱离了聋人语言的表达习惯。
如此,沙漠在影片中采用了自然手势语言,这样才能在画面上更加符合聋人的习惯。同时,电影还巧妙运用了特别手法,比如发短信时的文字是排列无序的,因为聋人一般会将重点放在句首,这是他们学习自然手语后形成的语法与语言逻辑。
影片中,聋人小马能够开车这一情节也打破了观众对听障群体的固有认知:原来听障群体也是可以拿驾照开车上路的。沙漠表示,其实聋人的世界并非完全静音,他们能听到的声音更像是闷在海底的声音。他自己也曾亲身体验过聋人驾驶的车辆,发现聋人在开车时更加专注。在沙漠看来,聋人在听觉受限后,会更加依赖视觉来感知周围环境,所以聋人在开车时注意力会更加集中在路况上,安全感上会更强烈一些。
沙漠透露,《不说话的爱》虽然是一部面向主流大众的电影,但在剧本创作时,他甚至曾考虑过将某一场对话戏份的字幕全部删掉,以让观众能够更加沉浸式地感受到聋人世界的无助感。“我本来想把这些感受融入到电影的一些片段中,但觉得这样有点太激进了,所以只能从声音上做一些处理,试图让观众也能体验到聋人的一种感受。”
演员已经完全融入角色
选择张艺兴出演小马这一角色,来自导演申奥的推荐。据沙漠回忆,当时张艺兴在看完剧本时就很兴奋,说自己一直在等待这样一个角色,彼此在见面时张艺兴也向他表达了很多关于影片的想法。沙漠还说,在与张艺兴合作之前,他基本上看过了张艺兴所有的电影作品,并且非常相信张艺兴的演绎能力。“我非常坚定小马就是张艺兴,张艺兴就是小马。这次拍摄的结果大家也能够看到,他对角色的塑造能力我是非常满意的。”
拍摄期间,张艺兴的表现让沙漠感叹“他是一个拼命的演员”。
在沙漠眼中,聋人小马性格坚韧,是一个很要强的人,对自己认定的事情是磕破头颅也要去做到的。而张艺兴身上也有一种非常执着的劲头,非常符合角色设定。在这种要强和执着的性格上,张艺兴跟小马会有一种重叠。“你都不用担心他的功课是不是能做到位,他只会做得比你想的更多。”沙漠评价道。
此次是张艺兴首次挑战聋人父亲角色,全程需要用打手语的方式进行表演。尽管拍摄前他还有大量的其他工作要忙,但为了更贴近角色,仍然花了两个月时间在手语老师迟耀明的指导帮助下练习手语,并且很快就打得非常自然,还获得了聋人群体的认可。沙漠还记得,有一次拍摄的间隙,他看到了张艺兴与聋人朋友围坐一圈,用手语畅聊,“那个画面看上去特别温暖动人”。
还有一场在法庭上的戏也令沙漠印象深刻。“他最后的那一场独白,当时拍摄的时候后面全都是群演,不只是这些听障朋友,还有一些只是来客串了一两天的(群演),一两百人坐在后面。他一场戏演完,我在隔壁的办公室(看)监视器,就能听到现场响起掌声,他的演技是征服了现场所有群演的。我觉得所有演员不分主演、群演,大家完全投入其中,张艺兴真的抓住了所有人的目光。”
小演员李珞桉在片中饰演的女儿“木木”同样也给观众带来惊喜。谈到为何选择李珞桉,沙漠告诉南都记者,在一开始他就想找一个像“国民闺女”一样的、人见人爱的小女孩,直到看到李珞桉的资料,便认定“一定是她,错不了”。沙漠分享道,李珞桉作为小演员,在拍摄时总能迅速地进入拍摄状态,而且对自己的表现也有很高的要求。
影片中,李珞桉不仅要边说话边打手语边表演,更要面对手语语序与说话不同的挑战。这对成年演员来说都算得上是一个很大的挑战,但李珞桉完成得很出色。沙漠称赞李珞桉的共情能力很强,在感情戏份的处理上细腻入微,哭戏的拿捏更是恰到好处。“机场那场哭戏,真的要夸一下珞桉。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这场爆发戏,她隔着玻璃哭着跟爸爸打手语的画面,我每次看的时候都会被她的表演带入其中。”
不过,更打动沙漠的是在演员们对于小戏份的表演处理上。在大戏份上,演员们通常都会提前努力去打磨和准备,发挥上相对更稳定;而小戏份则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演员对于表演的一些巧思。
比如,影片中有一个片段是木木在小卖部躲雨等小马来接,因小马跟酒店的客人产生误会,导致了很晚才去接木木的片段。当时沙漠要求李珞桉要跑到摩托车边轻打张艺兴一下,抱怨他怎么才来。李珞桉坐上摩托车后,脸上自然地表现出了赌气的表情,张艺兴也及时给到了反馈,彼此在那一瞬间笑得特别灿烂,画面特别温馨。还有一场戏,李珞桉需要趴在张艺兴身上睡觉,因为拍摄时需要有光影去营造夜晚的氛围,结果团队还在调试机器,李珞桉竟然真的趴在张艺兴身上睡着了。
“他们俩当时在现场非常安静,我看着他们那种自然的状态,仿佛真的有一对父女生活在我的眼前,而不是只存在剧本里。他们已经完全融入角色,没有在演了,并且还在剧本的基础上增添了许多生活化、自然的细节,能和他们合作是我作为导演的荣幸。”沙漠感慨道。
每一次创作都是对现阶段的有感而发
对沙漠而言,电影《不说话的爱》最重要的是真诚和真实,这也是他在创作时对自己的要求。想要完成这样的一个标准,就必须得在各个环节上尽量做到真实。
基于先前短片的成功经验,此次长片的拍摄,沙漠选择了用26位素人聋人演员参演。“即使在沟通上存在困难,但这个问题是可以通过耐心和时间去解决的,我很有信心。在我看来,真实的力量更重要。”
影片中,这些素人聋人演员虽然听不见声音,但他们的表现真诚且纯粹,每一位都在镜头里闪闪发光,片尾的群像彩蛋片段更是用微笑诠释出生命力,打动了无数观众。对于为何选择素人聋人演员来出演,沙漠表示“这是一开始就决定的事情”。
在拍摄短片时,沙漠就已经邀请了两位素人聋人演员出演。当时他们就给到了沙漠一个重要的信心:他们可以很好地完成他们的表演工作。
沙漠还分享起了聋人演员在片场的拍摄情况。在拍摄前,剧组组织了团队去学习一些基础手语,以便在拍摄现场能够更好地彼此融入。在筹备过程中,剧组还积累了一条经验:因为听障人士依赖视觉获取信息,所以在开机和关机时,如果现场有条件,会通过灯光的变化向听障演员做一种提示。
不过沙漠也透露,在开机前几天,他与摄影指导确实遇到了拍摄的难题:聋人演员在不打手语时,除了拍摄眼睛特写,还能如何呈现出其他反应?沙漠想来想去,最后决定采用最朴实的方式进行拍摄。
“我是一个很喜欢调度摄影机的导演,这一次我发现因为他们(听障演员)没办法边走边打手语,得面对面看着对方才能交流。好多以前我用的招都有点用不上,但我慢慢适应了才发现,就应该实打实地去拍摄。我们应该提高的是对白质量,而不是技术层面,这样才能让观众捕捉到真实的信息。”
从短片到长片,沙漠和编剧付丹迪耗时三年打磨剧本,深入走访大量听障群体。当被问及拍摄长片的难点时,沙漠坦言“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将犯罪元素与现实主义进行融合”。影片中,除了讲述听障群体之间的故事,还融入了利用聋人撞车骗保的冲突情节。沙漠表示,尽管故事情节是结合的改编创作,但事实上,现实中利用聋人进行的骗局还有很多。
“在我国有将近3000多万的聋人,我如果没有做这个选题的话,在生活中我是遇不到他们的。他们(听障人士)都跟我讲过,在生活中他们最容易遇到的一个问题就是被骗,因为他们的简单、单纯,因为信息的闭塞、不畅通,导致了他们很容易去相信别人。所以说被骗的经历,尤其在听障群体中,很多人都遇到过,这个是我要把这个元素融入影片一部分的原因。”
作为90后新锐导演,沙漠先后执导了《你好,旧时光》《我要我们在一起》等影视作品。对导演而言,创作的乐趣在于不断探索,而当沙漠向南都记者回顾从创作的第一部作品到当下正在热映的《不说话的爱》时,沙漠则认为自己在创作上并没有太多变化,反而一直坚持创作要有感而发。
“创作的时候,我需要调动自己所有的情绪才能激发出灵感,很难说别人拿过来一个剧本就让我拍,这可能不是我的创作风格。每一次创作都是我对现阶段的有感而发,或者是感受到了一种爱与温暖。我是被不同的人和事所触动才开始创作的,也希望能把这份温暖传递给观众。”